分娩时镇痛方法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产妇要对分娩有准确认识,消除精神紧张,抓紧宫缩间歇休息,也可看书或听音乐令自己放松下来。按顿进食、喝水,使身体有足够的能力和体力。这些不但能促进分娩,也大大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力。如果确切疼痛难忍,也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按摩来减轻疼痛。   1、调整呼吸   阵痛末期阵痛水平会加剧和增长,次数亦会转密。每次阵痛开始和停止都用全胸式呼吸,中间部分用上胸式呼吸,以便尽量放松下腹减低苦楚。所谓上胸呼吸,口微微张开,用口轻吸气,然后轻吹气。只用肺上半部像吹熄小蜡烛,不需太用力。全胸式呼吸即用力深呼吸,先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吻,然后慢慢用口呼出。   2、按摩   在调整呼吸的同时,辅以合理的按摩,能更好地放松肌肉,减轻苦楚。具体做法为:吸气时,两手从两侧下腹部向腹中央轻轻按摩,呼气时,从腹中央向两侧按摩。每分钟按摩次数与呼吸相同,也可用手轻轻按摩不舒服处,如腰部、耻骨联合处,这些部位是经络要地,合理按摩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舒缓疼痛的作用。   3、压迫止痛   在深呼吸的同时,用拳头压迫腰部或耻骨联合处。   4、适当走动   产妇如一切正常,经医生同意后,可适当走动一下,也...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分娩的时候阵痛方法   | 无评论

三岁孩子的“倒视”现象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倒视”,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发生在3岁左右的幼儿。   眼睛就象一架照相机,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聚焦后,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底片)上形成一个倒像。这种倒像传导到大脑,经综合分析,倒像就被纠正成正立像了。因此,我们平时所观察和感觉到的各种外界景象都是正立的倒像。可见,人视觉中的正立像是大脑的一种适应性功能。但是,由于3岁以下的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还未成熟,缺乏完善的综合分析能力,当他拿起书本观看时,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印象反而是正立的,所以这些孩子往往都是不由自主地倒着看书。不过,倒视的持续时间很短,大多数小儿常未引起父母的注意。随着大脑功能的完善,倒视现象就自然而然消失了。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每个幼儿倒视持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但是经过父母正确引导和纠正,倒视持续的时间可以缩短一些。一般来说,幼儿倒视需要几个月后才能逐渐消失,有的持续时间还会长一些。   为了使孩子更快地渡过倒视阶段,父母可以在这一阶段多给孩子讲解画片内容,多让孩子搭积木,玩直立动物,使孩子尽快树立直立概念。   有没有办法证明倒视原本就是正常生理现象呢?有。   美国心理学...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导视   | 无评论

良好的心理助分娩减轻疼痛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孕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孕妈妈情绪镇定,精神放松,分娩则无痛或疼痛轻微;孕妈妈情绪紧张,恐惧不安,分娩疼痛较重。孕妈妈在整个产程中,疼痛程度往往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着。   孕妈妈恐惧、惊慌的情绪,其他孕妈妈的情绪影响,医务人员的不良言行都可能引起分娩疼痛,或使本来轻微的疼痛变成强烈的疼痛;例如,一位孕妈妈入院情绪稳定,能忍受宫缩。但是在待产中受到邻床孕妈妈大喊大哭的影响,情绪变得紧张,要求手术产,并且在宫缩时也大喊大叫。后经医务人员检查指出,一切都正常,勿需手术产。   孕妈妈接受医务人员的劝告,密切配合,宫缩时也不呻吟了,顺产一女婴。事后,孕妈妈说:开始我不紧张,我也能忍受宫缩,后来因为别人喊叫使我恐惧不安,宫缩疼痛使我难以忍受。由此看出,心理因素与分娩疼痛的密切关系。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心理状态   | 无评论

怎样引导宝宝勇敢面对“变化”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宝宝的心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载体。周围的环境事物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这一变化是令宝宝欣喜的事物,宝宝会马上被吸引过去;同样,一旦这些变化是令宝宝觉得难以接受的事物,宝宝就会以各种情绪变化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情绪表达,其实也反应了宝宝此时的心理状态:焦虑、厌恶、恐惧……   如何正确调整宝宝这时的心理变化,对于其日后的生活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生活中始终充满了各种变化。因此,当宝宝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千万别只是一味地简单让孩子去适应,还应适当帮助他们,慢慢适应这一变化。   1:父母出差   宝宝的症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宝宝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显得非常焦虑,以至于突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在父母中的一人出差前,他们会变得不愿离开他们、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爸爸或妈妈一去不复返。   在爸爸或妈妈离开时则会出现焦虑、抑郁、悲伤、退缩等情况,有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这些都是由于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一般在学龄前比较明显。   建议:首先应在出差前与孩子进行一次长谈取得他的理解。父母向宝宝说明...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怎样教育宝宝   | 无评论

孩子哭泣的时候,学会倾听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会心烦。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哭声意味着我们做父母的无能。我们以为只要止住孩子的哭声麻烦就会过去。   在孩子开始哭的时候,也许我们换一种做法可以起到直接调整孩子情绪的作用。只要我们留在孩子身边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他的烦恼会随着哭泣逐渐消散,哭泣也会随之停止。原因是:哭泣能愈合创伤。由于你给孩子机会自己排除受到伤害的感觉,之后他会变得更坚强和自信。   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通过它把孩子的烦恼转化为他们获得自信的机会。倾听,要求你与孩子合作。他努力消除自己的坏情绪的时候,你要留在他身边,提供他所需的支持,使他在整个过程结束时,重新充满信心和希望。所以在孩子开始哭泣时,我们应当停下手边的事去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这样有助于愈合孩子受到伤害的感情。   倾听孩子,既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情绪,也不意味着你纵容他。你只是在帮助他摆脱不良情绪。孩子只在烦恼得不能正常思考时才会哭闹。你的倾听可以逐渐减弱不良情绪对孩子的控制。一旦完成整个倾听过程,孩子自己的良好判断力就会得到恢复。   倾听一个哭闹的孩子本身并不复杂,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益,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教育   | 无评论

宝宝情感发展智能测试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你的宝宝情感和社交技能发育是否正常?不妨根据下列表格对他(她)作一番评判!   乔治华盛顿大学心理和儿科临床学教授斯坦利格林思潘博士最近设计了一套“里程碑”式的评判标准,可以用来了解婴幼儿在出生后各个时段所具备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育状况。参照这些具体方法,可以跟踪宝宝的情感发展历程,帮助他们达到“里程碑”目标。   情感——有一些情感,如恐惧和心满意足,是婴儿自出生之日起便在体验的。接踵而来的将是:最初的交际、花样翻新、定睛凝视和用行动表达情感。   社交的技能——学习与别人一起做游戏也许是困难的。随着小宝宝日益长大,应当倍加留意的是:注意和调节、参与和交往、情感交流和解决问题。   有益的游戏——当你的小宝宝处于警觉状态,可试一下既看又听的游戏、微笑的游戏、好玩的游戏和通力合作的游戏,每次的持续时间约为15~20分钟。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宝宝情感   | 无评论

宝宝早教:身教胜于言教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圆圆不到三岁就成了社区里的小明星。他不但认识的东西多,而且自己会编小故事。小弟弟、小妹妹还有小哥哥、小姐姐都喜欢跟他玩,甚至很多父母都能从圆圆那儿学几招,比如他给大家讲颜色,先指着身边的小花说:“红花”然后指着一辆汽车说:“红车”再指着一面旗子说;“红旗”接下来用手指着一个红灯笼不说话了,结果小伙伴争抢着说:“红”“红灯”……圆圆真是够聪明。   宝宝的认知世界:   三岁以内的宝宝处在心智发展的感觉运动阶段,他们是通过各种动作以及视、听、触、味、嗅等感党能力来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而对于各种概念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慢慢知觉和理解。比如父母给几个月大的宝宝喂糖水,以后他可能就不喝白开水了。白水和糖水看起来没有差别,但宝宝只需用嘴一尝就知道是哪个,假如我们给他的是黄色的橙汁糖水,宝宝则看到无色的饮料就要拒绝了。   宝宝对于事物的理解也需要有亲身感受。比如告诉宝宝,小白兔的特征是“白白的身子红眼睛,长长的耳朵三瓣嘴&...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宝宝早教   | 无评论

新生宝宝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要给新生宝宝打疫苗的项目比较多,比方说百破,乙肝,麻疹之类的。那么,给新生宝宝打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宝宝打疫苗注意事项:   (1)要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弱是早产儿或营养不良,先不要让宝宝打疫苗,与医生商量后定时间注射。   (2)宝宝一出生,医生就会给你一本小册子,上面会详细写有宝宝应该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时间,爸爸妈妈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不要半途而废。如果因为粗心错过规定的注射时间,一定要向医生说明情况,此外应该按约定时间注射。   (3)给宝宝接种疫苗以后不要急着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30分钟左右,倘若宝宝出现高热或其他不良的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4)在宝宝打疫苗之后,爸爸妈妈们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不要让他剧烈运动,如果宝宝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的现象,这是正常的,通常情况下两天就会自动消失。可是若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很长,就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诊治。   (5)宝宝打疫苗后,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新生儿   | 无评论

宝宝夏天洗澡每日最多2次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炎热的夏季,宝宝应该洗多少次澡,应该怎么洗澡成为了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儿科的有关专家就指出,夏日婴儿洗澡每日最多两次,气温超过30摄氏度且宝宝特别容易流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洗澡次数,但最好不要超过两次。育儿专家同时还指出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5个原则:   一是对婴儿进行洗护时动作要轻柔,平时需要对皮肤进行保护和润滑,避免摩擦和外力作用导致表皮破损,洗澡和抚触力度以皮肤不要发红为准。   二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皮脂腺分泌速度迅速降低,洗护时要尽量保留皮脂。新生儿的胎脂不必洗去,洗浴时也不要过度清除皮脂。0~3岁的婴儿一般一天洗一次澡,早产儿可以2天洗一次。气温超过30摄氏度且宝宝特别容易流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洗澡次数,但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三是出生仅一个月的新生儿使用的沐浴用品不能对眼睛有刺激性。   四是为预防“红屁股”,除了减少清洗次数、保持屁股干燥外,婴儿不能使用成人的碱性沐浴产品,也不宜使用含有酒精等溶剂和其他成分的清洗液和用品。应使用中性产品,以免破坏婴儿皮肤的PH值和皮肤表面的正常菌落。   五是要保持婴儿皮肤的高含...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宝宝夏天   | 无评论

B型宝宝大多数天真感性

Public **地瓜** 写于 2015-05-15

  B型人性格中的稳定成分比较淡薄,这种性格对他们的一生有着广泛的影响。   表面看来B型孩子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人像O型人那样活泼开朗,另一种腼腼腆腆。这种不同是到了上学之后才表现出来的,从调查报告来看,B型孩子比其他血型小孩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他们中间活泼开朗和腼腆怯生的区别,真可谓葱花拌豆腐,一清二白。B型孩子在幼儿阶段最少顾忌环境条件。   B型孩子的活泼开朗与O型孩子不同。O型孩子表现为逗人喜爱,也有服务精神,而B型孩子则是通过他们的天真烂漫的性格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印象,用大人的语言来说则是他们的行为富有个性。   不过随着不断长大,他们也开始意识到社会的存在了,他们一边不断地与大人社会进行交流,一边继续保留着孩子世界中的交际方式,沿袭着孩子世界的习惯。   到了这个时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自觉不能象别人那样习惯于社会,总感到自己笨笨拙拙的不如他人。   从本质上来说,B型人最不习惯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束缚于一种固定的模式,他们最不愿意受到形式上的制约。但B型孩子不太了解社会,他们为自己不能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而感到不知所措。   他们当中有些人由于具备独特...

阅读更多...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b型宝宝   | 评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