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全部
最新家庭日记 »
分娩时镇痛方法
**地瓜** 写于 2015-05-15
产妇要对分娩有准确认识,消除精神紧张,抓紧宫缩间歇休息,也可看书或听音乐令自己放松下来。按顿进食、喝水,使身体有足够的能力和体力。这些不但能促进分娩,也大大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力。如果确切疼痛难忍,也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按摩来减轻疼痛。
1、调整呼吸
阵痛末期阵痛水平会加剧和增长,次数亦会转密。每次阵痛开始和停止都用全胸式呼吸,中间部分用上胸式呼吸,以便尽量放松下腹减低苦楚。所谓上胸呼吸,口微微张开,用口轻吸气,然后轻吹气。只用肺上半部像吹熄小蜡烛,不需太用力。全胸式呼吸即用力深呼吸,先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吻,然后慢慢用口呼出。
2、按摩
在调整呼吸的同时,辅以合理的按摩,能更好地放松肌肉,减轻苦楚。具体做法为:吸气时,两手从两侧下腹部向腹中央轻轻按摩,呼气时,从腹中央向两侧按摩。每分钟按摩次数与呼吸相同,也可用手轻轻按摩不舒服处,如腰部、耻骨联合处,这些部位是经络要地,合理按摩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舒缓疼痛的作用。
3、压迫止痛
在深呼吸的同时,用拳头压迫腰部或耻骨联合处。
4、适当走动
产妇如一切正常,经医生同意后,可适当走动一下,也...
三岁孩子的“倒视”现象
**地瓜** 写于 2015-05-15
“倒视”,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发生在3岁左右的幼儿。
眼睛就象一架照相机,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聚焦后,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底片)上形成一个倒像。这种倒像传导到大脑,经综合分析,倒像就被纠正成正立像了。因此,我们平时所观察和感觉到的各种外界景象都是正立的倒像。可见,人视觉中的正立像是大脑的一种适应性功能。但是,由于3岁以下的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还未成熟,缺乏完善的综合分析能力,当他拿起书本观看时,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印象反而是正立的,所以这些孩子往往都是不由自主地倒着看书。不过,倒视的持续时间很短,大多数小儿常未引起父母的注意。随着大脑功能的完善,倒视现象就自然而然消失了。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每个幼儿倒视持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但是经过父母正确引导和纠正,倒视持续的时间可以缩短一些。一般来说,幼儿倒视需要几个月后才能逐渐消失,有的持续时间还会长一些。
为了使孩子更快地渡过倒视阶段,父母可以在这一阶段多给孩子讲解画片内容,多让孩子搭积木,玩直立动物,使孩子尽快树立直立概念。
有没有办法证明倒视原本就是正常生理现象呢?有。
美国心理学...
良好的心理助分娩减轻疼痛
**地瓜** 写于 2015-05-15
孕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孕妈妈情绪镇定,精神放松,分娩则无痛或疼痛轻微;孕妈妈情绪紧张,恐惧不安,分娩疼痛较重。孕妈妈在整个产程中,疼痛程度往往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着。
孕妈妈恐惧、惊慌的情绪,其他孕妈妈的情绪影响,医务人员的不良言行都可能引起分娩疼痛,或使本来轻微的疼痛变成强烈的疼痛;例如,一位孕妈妈入院情绪稳定,能忍受宫缩。但是在待产中受到邻床孕妈妈大喊大哭的影响,情绪变得紧张,要求手术产,并且在宫缩时也大喊大叫。后经医务人员检查指出,一切都正常,勿需手术产。
孕妈妈接受医务人员的劝告,密切配合,宫缩时也不呻吟了,顺产一女婴。事后,孕妈妈说:开始我不紧张,我也能忍受宫缩,后来因为别人喊叫使我恐惧不安,宫缩疼痛使我难以忍受。由此看出,心理因素与分娩疼痛的密切关系。
家庭小黑板
近期家庭没有公布任何板报信息
近期事件提醒
- 宝宝大事记
- 家庭大事记
家庭小档案
- 家庭介绍
- 家庭成员
- 所在未知
- 简介
- 小格言